《科技与生活》
近日,“时·空THEMOMENTS”在上海油罐艺术公园的1号&2号罐开幕。展览将以线上免费预约的方式向市民开放,展期持续至10月8日。展览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携手博世联袂打造。
当今时代,科技与艺术的联结前所未有的紧密。科技的发展正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而艺术的记录、实践和抒发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科技与艺术都是人类独有的天赋和技能,更是人类个体向外的无限探索与对内的深度超越的完美结合。
“时·空”以“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生活美学”为两大线索,是一场关于消解时空维度与人的维度的诗意想象。展览在两个形态各异的油罐艺术空间内,采用极具未来科幻的白色为主调,呈现UFO媒体实验室、分号C、苏畅和杨牧石等艺术家的作品,在新媒体装置、影像空间、雕塑、霓虹等多种媒介元素的运用中,建造人类个体跨越艺术、科技与生活的多维度体验。时空粒子的碰撞与消融,最终化身为永恒经典的黑白理想——从浩瀚宇宙到出彩生活,宇宙无时不艺术,生活无处不博世。
《空间拷贝·凝视》局部,UFO媒体实验室,沉浸影像空间,2019。主办方供图以科技为主题的油罐1号罐内,UFO媒体实验室的新媒体沉浸艺术空间作品《空间拷?》将观众迅速带入反现实的科幻场域——自上方向地面投射视觉艺术作品,对沉浸式区域内的观众与环境进行采集与操作,并实时投射于观众面前,使观众获得自上而下的全新视?——全视之眼;地面空间则与“全视之眼”形成的平行虚拟空间,二者叠加呈现的多维时空,将创造跨纬度的感官体验。
UFO媒体实验室2010年创立于杭州,是中国最早的新媒体艺术实验室之一。UFO致力于艺术与科技的化合反应,具化新媒体艺术的无限可能。当下创作轨迹涉及新媒体装置、影像、空间、剧场、建筑等。
以“美学生活”为线索的油罐2号罐内,展览结合博世特别策划的产品创意空间共同呈现了分号C(semicolonC)、苏畅和杨牧石三组艺术家的作品。
《长长|ChangZhang》,分号C,影像,2021分号C(semicolonC)是坐标在上海的并以新媒体艺术、互动装置、交互设计、CreativeCoding、Audiovisual、生成视觉、多媒体舞台灯光装置为核心的艺术团队。团队成员自2010年起便参与新媒体相关的舞台演出,多次在中国、德国、美国、马来西亚、英国、爱尔兰、奥地利、瑞士等地进行创作和展览。他们想要打破数字化艺术的边界性与排他性,让计算机生成语言不再是冰冷的理性化产物,而是利用计算机生成艺术的无穷变化,创造出生成视觉与感性的一期一会。他们带来了黑白影像装置《长长|ChangZhang》。“长”“长”为基于时间媒体的转译,将同空间介质下的媒体通过改变媒体自身的频率产生的秩序与冲突描述同语境下时间的形态。“时”“分”“秒”的时间观念转译为错位空间下媒体的频率秩序。以时间的“长Chang”,译空间的“长Zhang”。
艺术家苏畅出生成长于上海,他坚定地使用雕塑语言并以此作为自己艺术实践的载体,对雕塑内在性的重新理解和独立实践贯穿了持续不断的工作。他希望以简单的日常视觉元素为基础,消化并产生新的语言。并用这些作品审视着在面对公共性和个人焦虑的交错中人在其中的徘徊,及这种模糊的行为在心理上书写下的痕迹。
他参展的雕塑作品《行为沉沦15》展现了艺术家对心理上的事实可能比眼睛看到的更真实的思考。这种混杂着经验与记忆的感知,通过我们的肢体感受投射到现实的投影,会让人更多地去思考空间与人之间的联系。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彼此之间的模糊联系被逐渐强化,构成了新的可能。他的雕塑作品向我们展示了身体与现实空间之间的中间形态。
杨牧石出生于中国江西,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和北京。他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他的雕塑、装置、绘画和影像作品聚焦于处理材料、形式、时间与现实的关系,曾获得“保诚眼——亚洲当代艺术奖”(2016)提名。他对社会景观的切割与叠置中,个体与集体、消费与生产、自由与限制、全球化发展中的危机以及多元文化间的碰撞被重新审视。自2013年,杨牧石的创作围绕“无效生产”的理念展开,并持续至今。
他的参展作品《照明1-10》将日常照明标准与城市发展中的景观叠置于一组霓虹灯箱,构建出一种模糊的,介于现实与抽象的幻觉。他通过刺眼的光线将空间切割,让金属背板和空间在对比下消散。在狭长的、对称的、规则的、尖锐的几何形图像下,充斥着艺术家对现实的反思与打破。当霓虹灯管被前置的同时,虚幻的经济繁荣与落后的制度扭曲,与现实隔离。杨牧石试图透过霓虹灯牌对空间的干预,激发观者重新思考“进步”“光明”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