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生活》
“下周一我就要开始减肥了”、“我试过戒烟,但是做不到”类似这一类言语或想法,相信每天都在不少人的身上上演着。而这种已经将失败作为一种习惯的现象被称为“习得性无助”。事实上,这种状况可能会使一个人难以获得快乐,让一个人不愿意接受挑战。而今天,安迪就将为你深度解读:大多数人都在生活中经历的“习得性无助”心理现象。
1、遭受电击的狗
在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根据巴甫洛夫的方案在狗身上进行了一番实验。这位科学家决定让狗狗对不舒服的声音产生条件反射,作为一种负增强力,他采用了电击动物的方式。
心理学家把狗关在笼子里,每次发出声音信号时就打开电流。过了一会儿,笼子打开,又再次开始发出可怕的声音,而此时,狗并没有急于站立逃跑,而是躺在地上,顺从地等待着放电。
过了一会儿,塞利格曼在两组狗身上进行了实验:一组只能遭受电击,而另一组则可以通过按下按钮来拯救自己和它们的同伴免收电击。几次循环后,笼子再次打开,但是只有那些可以按下按钮的狗才逃走了。之前无法控制局势的动物甚至都没有尝试过逃跑,这表明,它们已经学会了无助。
因此,不幸的狗产生了一种无助的理论:一个长期处于不适状态、无法影响结果的人变得抑郁和被动。换句话说,如果生活总是打你一巴掌,过了一段时间,你就会接受它,而且会停止试图改变它。
2、在长时间的压力下,有些人的行为会像狗一样
心理学家说,一个人可以通过关键词计算出学习到的无助状态。在我的言语中,“我不能”,“我不想要”、“我们全家都脾气暴躁”等短语,“总是”,“从不”等字眼表示对自己的力量和失败的恐惧。人们不断地遇到这种现象,而这种现象阻碍了正常的生活:
吸烟者也就是尼古丁成瘾者尽管做了几次尝试,但仍不能戒烟。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寻求借口不离开施虐者。
超重的人以令自己信服的论据来避免减肥。
学生放弃尝试理解几何,因为“这很困难”。
但事实上,所有的这类情况都并非真的完美没有希望,有太多的人戒烟成功,也有无数人离开家暴实施者后过得更好。
一些人养成了责备父母的习惯。事实上,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无助。在父母管教过度或过度保护的家庭中,往往会产生消极的悲观情绪。而这通常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学校里的老师们也为之火上浇油:过于复杂的任务和对学生的高要求,使孩子们失去了对学习的乐趣,并使他们陷入一种无助的状态。
3、男性所固有的特征,使他们更难以承受压力
在狗之后,心理学家将实验转向了老鼠:他们将鼠关在了笼子里,电击它们,让它们感到无能为力。结果是,雌性啮齿类动物为了自由而战,从不屈服于沮丧。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人们身上:女性不太可能因为全世界都反对她们而陷入抑郁的深渊。
女性经常去看医生(包括心理学家),它们不怕哭泣或寻求建议。此外,女士们更容易承认她们没有成功。
女性的疼痛阈值较高。在压力大的情况下,女性的心理不会像男性那样变形。
女人最喜欢的购物乐趣是防止无助感的完美预防。女性在不知不觉中利用它来消除焦虑感。
男性更容易遭受中年危机和视觉吸引力的丧失。此外,强势性别的人更经常地看新闻,并感觉自己像是无法改变的全球性事件的参与者。
4、即使是最坚定的“全能者”也能改变对生活的看法
在任何人的生活中,有时麻烦会相继出现:汽车坏了,学校的孩子们和同学打架了,邻居将沸水倒在了自家公寓阳台。为了防止人们对此感到沮丧,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方法,比如这些相对有效的方法:
由心理学家进行的认知行为疗法将帮助摆脱有害的悲观态度。
习得性无助感可以通过体力消耗来减少“害怕”的感觉。的确,科学家仍然不完全知道跑步、踩踏板和俯卧撑对我们的影响。但是躺在沙发上等待麻烦的人可能根本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和麻烦。
获得新知识:学习语言,了解强子对撞机设备或学习如何驾驶汽车。每一项新的精神技能都将被视为胜利。慢慢地,新的神经连接将在大脑中形成,你将得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