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生活》
科幻世界中的2020年是这样的:机器人统治了世界,汽车在摩天大楼中飞行,火星飞船已经成功登陆。
现实中的2020年,这一切虽未发生,但似乎也并非遥不可及。况且,今年本来就过得颇有“科幻”的味道。甚至有人调侃,如果外星人登陆地球,那今年就算圆满了。
我们的生活真的追上科幻了吗?
1975年,当科幻小说家詹姆斯·冈恩首次出版《交错的世界——世界科幻图史》时,他在开篇中提到:“世界终于追上了科幻小说的脚步”。在进入21世纪之后,冈恩补充道:“世界终于追上了科幻小说,但科幻小说已不在那里。”
斯坦利·库布里克和阿瑟·C.·克拉克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
未来的世界,科技与幻想谁先抵达?关于这个话题,Lens与世纪文景一起,邀请科幻作家江波、科幻文学译者丁丁虫、声纳及水下机器人专家范磊一起聊聊。
@上海黄浦江畔 R SPACE
江波
科幻作家
银河奖、全球华语星云奖得主
在讨论这个主题之前,我想先讨论一个问题:想象和知识哪个更重要?爱因斯坦有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很多人以此为依据,认为想要力比知识更重要,在青少年的培育当中,应该有针对想象力的一种培养,相对来说,知识反而变成一个次要的东西。
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爱因斯坦这句话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在知识普及的情况下,想象力才能凸显出它的重要性。他本身的知识储备非常的丰厚,在这个前提下,这句话才有意义,因为他要达到突破点的时候,可能需要把不同的知识组合起来。
《科学与发明》(1923年8月)
如果从这样的观点来看的话,其实知识比想象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想象这件事情在我看来,是人的一种本能。在原始的狩猎过程当中,一个人要生存,就必须要有这种联想的能力,这种能力到了文明社会它就变成一种想象。
这是有很强的例证的。比如说在科技文明没有发达之前,远古的时候有神话,后来有武侠、奇幻小说,大脑有输入就必然会得出结果,而在结果中,想象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也有很多是务实的东西,比如2+2=4,这些东西是不变的。但有很多东西是把彼此不相干的东西相互结合起来,产生一个相关性,最后达到一种想象的目的。
《银河科幻小说》(1963年10月)
所以在我看来,想象这个能力,其实并不需要强烈地去开发,而是不要抑制。如果不刻意地压制别人的想象,他可能能够得出符合他自己水平的想象的能力。但每个人的智商是有差距的,这个是毋庸置言的,即便你具有爱因斯坦那样的知识储备,你也可能想象不出相对论来,是吧?
基于这种看法,我再回到这个问题:未来的世界,科技与幻想谁先抵达?
《未来世界》
在抵达未来的想象中,科幻小说肯定是占了一个主导的因素,比如弗兰肯斯坦,弗兰肯斯坦为什么能够出现?是因为当时的生物学有了发展。雪莱夫人写这本小说的时候,其实她从很多渠道获得了一些关于电学、解剖学的知识,这些知识未必精确,但是她把这些知识拼凑成一个故事,最后诞生出了我们说的第一篇科幻小说。
弗兰肯斯坦的基础是什么?它的基础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包括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理性主义的发展。所以从科幻小说的发展来看,可以看到科学的突破,科幻在这个基础上也迭代出了很多不同的故事。
科学或者科技的发展给想象提供了一个基础,想象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向前一步去接触未来,这样的例子其实也蛮多的,比如说航天事业。四五十年代的时候就有很多的小说在写登陆火星,这件事情到现在还没有发生,但我相信将来肯定会发生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想象是跑在了技术科技的前面。
《奇幻与科幻杂志》(1950年12月)
但是也有很多东西,你的想象根本没有办法抵达,因为在科学没有做出突破之前,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在想象什么东西。
举个例子,关于生命起源,在海底热泉这个现象被发现之前,没有一个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会说生命是从深海底来的。为什么?想象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它没有办法脱离现实。以前人们所有关于生命起源的想象都是很虚无的,比如神创论,盘古开天辟地,人们没有办法想象出一个具体的生命起源。但是当海底热泉这个现象被发现之后,人们的脑洞就“啪”地一下被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