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生活》
0 引言
科研水平是反映医院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和临床三级甲等医院,坚持“科教强院,人才兴院”的战略,应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加大科研人才的培养。青年医学科技人才是医院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和后备军,其科研水平和研究方向决定医院未来科研发展的深度和程度。加强对相关学科的扶持力度,尤其是搭建青年科技人才的孵育平台,可以促进医院青年医学科技人才的成长,为医院人才梯队的合理建设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医院科技处2013-2017年科研汇编,医院HERP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以下方面:各级科研项目立项数据;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数据,科研成果数据。
1.2 质量控制
由设计好的标准化表格提取数据,由两人输入并盲法复核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1.3 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汇总,整理录入Excel 2010,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包。统计学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近五年人才培育项目及负责人基本情况
医院人才培育项目5年共资助161个项目。项目负责人中男性占76.67%,女性占23.33%;博士学历占28.33%,硕士占35%,学士占36.67%;副高级职称占83.33%,中级职称占11.67%,初级职称占5%;2013年资助了20项占12.42%,2014年资助了31项占19.25%,2015年资助了38项占23.60%,2016年资助了43项占26.71%,2017年资助了29项占18.01%(表1)。
表1 2013-2017年院级人才培育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类别名称 分类 人数 比例(%)性别 男女46 14 76.67 23.33学历博士硕士学士28.33 35 36.67 50副高及以上中级初级职称0 17 21 22 73 83.33 11.67 5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实验室普通科室行政科室36 0 60科室032 1 053 5
2.2 近五年项目负责人获批项目情况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医院紧紧围绕中长期发展与建设规划,以“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为抓手,创新性地构建医院“人才树”工程,搭建国际化人才“软着陆”平台,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并通过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创新基地,推动后备学科带头人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科带头人与普通员工素质,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2017年全院共389个项目,其中有院级人才培育项目的204项,无院级人才培育项目185项。有院级项目的负责人有后续立项高层次项目的203项,包括国家项目46项,省部级项目35项,市厅级项目122项;无后续立项高层次项目的1项。无院级人才培育项目没有获得后续高层次项目立项的139项,有后续高层次项目立项的4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31项。经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与无院级人才培育项目的负责人相比,有院级人才培育项目资助的人员后续立项高层次项目数目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2013-2017年院级项目主持人后续立项高层次项目情况院级人才培育项目后续立项高层次项目 卡方值 P无 国家级 省部级 市厅级有无1 235.478 <0.001 139 46 13 35 2 122 31
3 讨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因此,培养和建设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科研人才队伍,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升单位整体科研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1][2]。经过5年的培养,获得医院人才培育项目资助的中青年医务人员科研方面得到了显著成效,但在项目在研期间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3.1 高层次人才的中标率比例高而不平衡
通过表1可以看到,中标人员中,博士学历占28.33%,硕士占35%,学士占36.67%。充分调动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博士学位的人才,这些人是科研软实力提升的发动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3.2 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获得院级资助不足
通过表1,我们能看到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获得的院级资助总共才60%。而重点学科与普通学科相比,在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和经费投人上有较大优势。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彰显医院整体实力,是医院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带动全院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的轴心力量[3][4]。因此,需要配合好、调动好、发展好、利用好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平台,加大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高科研课题中标水平。
3.3 获得院级资助对于后续立项高层次项目至关重要